“流行病學調查員就是醫學里面的偵探,做疫情流調不僅要有醫學方面的專業知識,還涉及到人文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專業,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在疫情防控中,我們必須要對病例傳染途徑和活動軌跡進行精準判斷。”1月2日晚,國家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隊(廣西)現場調查組副組長、廣西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鐘延旭接受記者專訪,介紹了這個在疫情防控中關鍵崗位鮮為人知的一面。
流行病學調查簡稱流調,是針對傳染病的溯源工作,包括調查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染人群等方面的調查,也是阻斷疫情傳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2021年12月20日廣西東興市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此后5天都有新增確診病例,目前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20例。
“疫情防控中,對流調是有時限要求的,兩小時內要上報國家疫情系統,4小時內要獲取核心信息,病例的流調報告必須在24小時之內完成。”鐘延旭介紹,雖然病例溯源工作是個漫長的過程,但流調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次密接觸者、高危人群情況,以便及時管控,最大限度阻斷疫情傳播。
“一個感染者的溯源,流調的過程是非常艱辛的。像這次東興疫情,每名感染者,有超過15名流調隊員來完成調查和識別工作。”鐘延旭說,此次在東興進行流調的隊員共有325人,包括疾控、公安等部門。
流調中,對獲取的每一個信息,都需要有兩個以上的信息源相互佐證,才能保證其準確性。“如果流調不徹底、不準確。就會導致病毒突圍,疫情再次漫延。”鐘延旭說。
“我是2021年12月21日到達東興,就開始流調工作,從21日到27日,每天只能睡不到4個小時。特別是報告病例最多的23日,我們流調人員都在徹夜通宵調查,就是要跑在病毒傳播的前面。”作為流調方面的專家,鐘延旭說,流調是一份高強度的工作,應急時必須保證自己身體的強壯:“我是非常注意鍛煉身體,因為人在疲憊時,免疫力也是最低的,容易被病毒突破。”
“流調中最難的就是傳染源的溯源。比如說此次東興的疫情,因為涉及到海上與境外人員的接觸感染,而被調查者往往不愿說真話,就無法精準的判斷病毒感染的源頭,也無法準確獲悉密切接觸者。這也是和其他省市相比,此次廣西疫情最不一樣的地方。”
在北部灣,廣西擁有與境外接壤的漫長海岸線,特別是東興一帶海岸,當地沿海的村民在外貌、語言、習俗上與境外相似,并且長期交往密切,疫情防控難度很大。
“針對病例溯源上的困難,我們流調隊員除了運用流行病學調查的專業知識外,還采用基因測序等科技手段識別病毒毒株以及傳播代次,并借助公安、通信等大數據,獲悉病例的活動軌跡和時空交集,來進行調查、甄別和判斷。”在全國參加過多數次疫情處置工作的鐘延旭對流調方法如數家珍。
鐘延旭稱,打贏與病毒的戰爭還要靠發動群眾,這不僅體現在提高群眾防范意識方面,在流調中群眾的舉報也發揮了關鍵作用。“比如這次在東興的流調,感染者因為涉嫌違法活動不肯說,但他周圍的群眾會給我們提供很多的信息,這些信息對我們溯源有很大幫助。”
據悉,此次東興疫情的感染源為德爾塔變異毒株,與鄰國目前正在傳染的毒株高度相似。此前,東興市公安機關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對此次疫情中的確診病例馮某壽、馮某強立案偵查。
目前,東興市疫情在短時間內已經得到基本控制,交通管控開始有序放開,城市運轉正在有序恢復。鐘延旭介紹,此次東興疫情的成功控制得益于前期的處置措施非常及時,一開始就把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次密接觸者、有可能的感染者進行隔離,對發生疫情的村屯進行管控,限制了病毒的傳播。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東興疫情流調溯源組完成20例病例的現場流調工作,累計排查密接、次密接6000余人,完成流調報告近1000份。據悉,此次東興疫情沒有發生外溢,20名確診病例均在東興市江平鎮。
上一篇:[廣西日報]自治區通報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 東興市疫情在社會面已得到基本控制
下一篇:【北京日報】廣西高中風險區清零,全國現有高中風險區15+82個
copyright © www.jgmled.com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