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發現抗乙肝病毒感染新機制
來源:新華社 發布時間:2009-09-04
文字大小:[大][中][小] 打印頁面
經過4年多的不懈努力,復旦大學免疫生物學研究所熊思東教授領銜的科研小組在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體固有免疫機制中,發現人體內的TRIM22分子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有重要作用。這一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國際著名刊物《肝臟病學雜志》上。
科研小組經無數次體內外試驗證實,TRIM22分子對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復制、防止乙型肝炎發生意義重大。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發現,TRIM22分子可明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啟動子的活性,從而達到抑制病毒復制的目的。
科學家新近研究發現,人體內普遍存在著一種TRIM22分子,但人們對它的作用和功能并不了解。熊思東率領的團隊研究表明,這種新分子其實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固有免疫分子。有的人感染乙肝病毒后,能迅速激發體內固有免疫和特異免疫機制抑制病毒復制,清除乙肝病毒,從而痊愈,其中TRIM22分子起了重要作用;而另一部分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因體內TRIM22分子不能適時有效發揮作用而導致乙肝病毒感染,并會進一步發展為慢性肝炎,甚至肝癌。
此外,目前干擾素是治療慢性乙肝的有效藥物之一,相關研究發現,干擾素可能就是通過激發TRIM22分子,抑制了乙肝病毒復制。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人體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固有免疫機制,對科學界繼續研發新一代抗乙肝病毒感染藥物有重要意義。
上一篇:衛生部舉行防控甲型H1N1流感倡議活動
下一篇: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