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部分省份先后報告多例輸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使我國內地發生人際傳播和社區水平傳播的風險不斷加大。為進一步加強甲型H1N1流感監測和暴發疫情處理等防控工作,及時、有效采取預防干預措施,減緩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傳播速度,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認真落實擴大全國流感監測網絡相關工作
目前,我國流感監測網絡已擴大,共包括209家流感監測網絡實驗室和354家哨點醫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完成新增網絡實驗室和哨點醫院的信息系統用戶名和密碼的分配。各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指導新增網絡實驗室和哨點醫院于2009年5月31日前完成信息系統測試,確保6月1日起正式啟用。
各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在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的統一領導下,根據全國流感監測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指導每個網絡實驗室選擇和設立哨點醫院的監測診室,并做好網絡實驗室和哨點醫院的培訓。各網絡實驗室要協調好與其對應哨點醫院的工作關系,確保哨點醫院數據報告質量和標本質量;按照《甲型H1N1流感監測方案(第一版)》的要求,開展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實驗室檢測和診斷工作。
自2009年6月1日起,既往開展季節性流感半年監測的省份應開始全年監測,其余南方省份繼續開展全年監測。
同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要認真做好到2009年底流感監測網絡實驗室和哨點醫院覆蓋到全部地市的各項準備工作。
二、做好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暴發疫情處理工作
各地要按照《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學調查和暴發疫情處理技術指南(試行)》(附件1)的要求,做好本地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暴發疫情的處理等工作。
對于其他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的調查處理,仍參照2006年我部印發的《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報告及調查處理指南(試行)》的規定執行。為提高當前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監測敏感度,各地尤其是已報告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的地區可適當提高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監測預警指標的敏感性,并將調整后的預警指標報我部備案。
三、科學應用預防干預措施
在出現甲型H1N1流感病毒持續的人與人之間傳播和社區水平的暴發流行階段,各地要按照《甲型H1N1流感預防干預措施應用技術指南(試行)》(附件2)的要求,結合對本轄區疫情的綜合研判,科學應用相關干預措施。
四、加強對各地防控工作的指導和技術支持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加強對各地流感監測和防控工作的技術指導和支持,及時向各網絡實驗室提供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的陽性參考品和部分檢測試劑盒,并做好對各地網絡實驗室和哨點醫院的師資培訓。各地亦可根據工作需要,按照國家流感中心提供的序列自行合成引物和探針或購買相關試劑盒。各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定期對本省(區、市)各網絡實驗室進行質量控制和考核。各地在防控工作中如遇技術問題,可與以下部門聯系咨詢。
(一)甲型H1N1流感標本檢測和現場應急技術支持
聯系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疾控應急辦
電話:010-63132071,13699123721;傳真:010-63131229
電子郵箱:cdchb@chinacdc.cn
(二)流感監測網絡管理技術支持
聯系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 徐翠玲
電話:010-63532193,電子郵箱:xinlinxu@126.com
(三)網絡實驗室檢測技術支持
聯系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 王大燕
電話:010-63580764,電子郵箱:flu@cnic.org.cn
(四)流感監測信息系統技術支持
聯系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 楊磊
電話:010-63532193,電子郵箱:yanglei@cnic.org.cn
(五)重大專項“傳染病監測技術平臺”項目網絡實驗室技術支持
聯系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疾控應急辦 張偉東
電話:010-63047377,電子郵箱:cnmoh07@yahoo.com.cn
衛生部辦公廳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七日
上一篇:美研究人員:傳統疫苗無效 達菲也非防控良藥
下一篇:衛生部召開全國衛生系統視頻會議要求進一步加強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copyright © www.jgmled.com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