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面
    配色
    輔助線
    重置
    廣西開展艾滋病患者合并弓形蟲感染基因特征研究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發布時間:2009-05-14     文字大小:[][][]    打印頁面

      為貫徹實施我區中長期、“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推進第四輪創新計劃實施,大力提高我區自主創新能力,促進我區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和推動社會進步,經區科技廳組織專家評審,2008年第二批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于近日下達。該批項目共8項,包括111個課題,總投資11615萬元。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血防科副主任醫師阮廷清負責的“廣西艾滋病患者合并弓形蟲感染基因特征研究” 獲立項,獲廣西2008年第二批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立項,該課題總投資48萬元,研究時間為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

      近年來,國外學者對艾滋病合并感染弓形蟲的感染率分布、臨床癥狀、毒株類型(基因型)等進行了較多的研究,但目前我國對此項工作的研究仍為空白。不同弓形蟲分離株,在致病力、抗原種類、宿主免疫反應等生物學特性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各弓形蟲分離株間基因差異是艾滋病合并弓形蟲病患者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據了解,該課題以設計SAG2特異性引物、PCR擴增廣西艾滋病人臨床樣本中弓形蟲SAG2基因,分析該基因的基因堿基組成、變異特征等分子生物信息及廣西艾滋病合并弓形蟲感染基因型分布與國外艾滋病合并弓形蟲感染基因型特征的異同點為主要內容。開展研究時集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抗凝血樣本、病例其它相關資料。用MEGA、DNASTA等分子信息學專用軟件,分析各序列基因特征及變異特點,判斷擴增片段SAG2基因型,尤其注意分析是否存在復合基因型;分析廣西HIV/AIDS合并弓形蟲感染的感染率,對艾滋病病人弓形蟲不同血清學檢測檢出率進行評價。分析SAG2基因型在我國艾滋病人群中的分布特點,分析SAG2堿基組成及變異特點,同時與國外艾滋病合并感染弓形蟲的基因型進行比較。以解決預實驗時直接用病人外周血液進行PCR擴增弓形蟲基因片段,同時優化PCR反應體系及反應條件;設計SAG2的特異性引物,對樣本進行PCR擴增,并應用MEGA、DNASTAR等專業軟件對擴增片段進行分析;與Genbank中相應基因序列進行對比,分析臨床樣本的SAG2基因特征。分析弓形蟲基因型在廣西艾滋病人群中的分布特點,并與國外艾滋病人群中弓形蟲基因分布比較異同點的技術關鍵問題。該課題將以獲得廣西艾滋病人群合并弓形蟲感染的SAG2序列基因堿基組成、變異位點等特點,基本了解SAG2基因在廣西艾滋病人群中的分布及與國外相應資料中基因特征的異同點為考核指標。

      該課題創新點在于首次對廣西艾滋病合并弓形蟲感染進行臨床樣本的弓形蟲SAG2基因測序, 分析該基因堿基組成、變異位點等特征。國內第一次將艾滋病臨床樣本中的弓形蟲SAG2基因與Genbank中相應基因進行比較,分析不同弓形蟲基因在廣西艾滋病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探討廣西艾滋病合并弓形蟲感染是否存在復合基因型或獨特基因型地理株。該研究將填補廣西艾滋病合并弓形蟲感染基因特征及基因型分布空白。

      承擔該研究的課題組曾參加艾滋病合并卡氏肺胞子蟲感染的基因分型研究、廣西三地旋毛蟲基因差異研究、肺吸蟲蟲種分子鑒定、瘧原蟲GPS基因型與疾病控制關系等11項課題研究,近五年來獲得廳級以上獎勵的課題4個以上。課題組成員專業分配合理,分別畢業于寄生蟲學、臨床醫學、檢驗醫學等專業,實驗操作技術熟練,分子生物學及分子信息學分析經驗豐富。

      專家一致認為,該課題的開展為免疫功能降低或免疫缺陷病人的臨床診斷提供科學數據,從而對降低艾滋病的發病率,延長艾滋病病人的壽命并提高其生活質量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具有較大的社會效益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王瑩)

    上一篇: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四項課題獲2008年重點科研課題立項
    下一篇:廣西舉辦新版《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培訓班

    copyright © www.jgmled.com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機版

    服務熱線

  •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久蜜桃臀